2025年“五一”假期文旅市场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:全国出游3.14亿人次,旅游消费总额1802.69亿元,同比增长8%,创近三年新高。从县域崛起到夜间经济迸发,从“银发族”与年轻人共舞到入境游强势回暖,文旅消费呈现多元化、品质化趋势,折射出消费升级的强大韧性。以下五大趋势值得关注:
县域经济崛起
反向旅游成新宠
小众目的地热度飙升
马蜂窝数据显示,“五一人少小众目的地”搜索量环比上涨200%。相比拥堵的热门城市,“诗画江南”浙江桐庐县、“长诗圣地”安徽怀宁县、“皖北江南”安徽凤台县、“上梅古镇、蚩尤故里”湖南新化县等成为人们寻找“松弛感”的热门之选。
高星酒店下沉化
美团旅行数据显示,县域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激增80%,小城客流较小,花几百元住高星酒店成为现实。这表明,反向旅游从“省钱”转向“提质”,小众化与下沉化正逐步重塑假期旅游新格局。
案例分享
安徽淮北朔里镇,一个户籍人口不到6万人的小城。今年五一期间,当地的朔西湖景区迎来“人从众”盛况!作为景区联合打造及运营的服务商,永麒科技集团开展了“给我一天 穿越千年”沉浸式实景剧主题活动,还有兵马俑奇遇、奇幻光影秘境、古风潮玩竞技等多种形式的节日活动,现场人潮涌动,在促进假日消费方面发挥了乘数效应。据了解,本次活动期间,共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,线上播放量超百万次,极大激发当地吃喝玩乐等服务消费提升。
文化赋能旅游
国潮与非遗引领深度体验
非遗研学受热捧
非遗主题游搜索量增长132%,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步攀升。安徽安庆黄梅戏、新疆喀什民族风情秀等文化演艺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长至4小时以上。
国潮玩法创新
背诵经典免门票、汉服游园等成流量密码,小众古镇客流量增长30%。年轻游客热衷“国风+社交”,汉服体验、非遗手作订单量翻倍。
夜间经济激活消费
智慧服务提升体验
夜游经济活力迸发
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客流量7595.44万人次,同比增长5.2%。珠江夜游、秦淮河夜游等成热门,南京、上海等地夜间消费环比增长16%。
科技助力错峰出行
江苏苏州全域“AI避高峰”帮助游客优化行程,青城山外骨骼机器人助力登山,智慧服务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。
全龄化消费共振
银发与Z世代共塑市场
银发族追求品质自由行
“新银发”一族成为旅游市场新力量。55至60岁用户酒店预订增幅达43%,其中今年退休的“70后”增幅最高。他们注重出游质量和情绪价值,偏好自由行,选择徒步、户外亲近自然的景点路线。
年轻人引爆潮流玩法
Z世代订单占比45%,露营、展览、音乐节订单量增长200%-390%,“早C晚A”、换装旅拍等新潮体验受追捧,海滨城市订单激增328%。
入境游强势回暖
中国故事吸引世界
政策优化与内容破圈助推入境游
五一期间入境订单量同比增长173%,重庆、上海等城市成为热门目的地。“即买即退”免税政策提升消费体验,网红博主“甲亢哥”《中国奇遇记》短视频播放量裂变式传播,以及多次给SPEED甲亢哥投喂卤鹅和烤乳猪的“卤鹅哥”带火了重庆入境游,重庆五一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93%。外国游客热衷农耕文化、川菜烹饪等深度体验,中国文旅IP正加速走向世界。
总结
小长假是拉动内需、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节点。2025年“五一”假期文旅市场以“多元需求、品质升级、深度体验”为核心,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创新活力。县域经济与反向旅游重构消费格局,文化赋能与智慧服务提升体验价值,全龄化趋势推动市场扩容,政策优化助力出入境“双向奔赴”。未来,永麒科技集团将继续深耕数字文旅夜经济细分赛道,持续深化“文旅+”跨业态联动,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。
非商用版本 浙ICP备14033430号